在以前,从未接触过京剧的我只知京剧是国粹,是一门咿咿呀呀的艺术,有生旦净丑,有千奇百怪的脸谱,关羽是红的,曹操是白的,也就仅此而已了。我也从不认为京剧有什么特别之处。今天,我听了当代京剧大师傅希如老师的讲座,真是大开眼界,我对京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首先,傅希如老师介绍了京剧的历史。京剧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相比昆剧、越剧成百年的历史,京剧的历史微不足道,而京剧却成为了最后的赢家,独占鳌头。这看上去不可思议,却和京剧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相较于其他戏剧,京剧可以说是新进之辈了。京剧的前身是徽班。清朝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大量吸收当时在北京流行的昆曲、京腔、秦腔等各种戏曲艺术的成就,同时又受到北京的语言、风俗等地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会贯通,衍变成为京剧。京剧集合了昆曲、汉剧、秦腔等多种戏曲,可谓是融贯百家之长,再加上历代京剧大师辈出与历代皇帝的青睐,才造就了京剧的盛况。
其次,傅希如老师又为我们介绍了生旦净丑。生包括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包括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净包括铜锤花脸、黑头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与摔打花脸。丑包括文丑、武丑。说到生旦净丑,就不得不提一下戏剧界公认的老祖师唐玄宗李隆基了。据传,当年唐玄宗常令戏曲艺人在皇宫梨树园中演唱,故后人泛称戏曲人士为“梨园子弟”。唐玄宗最喜欢演丑角,所以后来丑角的地位最高。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在这个传统文化逐渐消亡的新时代里,我们应当肩负起保护中国传统艺术的重任。
预备(6)班 李泊远
审核人: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