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复旦二附校小学部教导处工作计划

发布者:刘竞勤发布时间:2019-10-15浏览次数:252

  1. 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上海市教委《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精神,牢固树立“绿色质量观”,全面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落实减负增效措施。

随着两校合一的工作进程,本学年,围绕九年一贯制体系的建设,秉承“给学生更宽广的教育,让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目标,小学教导处将围绕“加强教学改革,提升教研水平,推进师资建设,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主题,组织、展开教学和管理工作,深化落实原《复旦附小教学流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将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为中学部输送优质学生而努力。

  1. 具体工作(带为重点)

(一)“基于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与评价”的管理与实践

1.通过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引导教师树立“基于课标,有效教学”的观念。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在深入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指南》、《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遵循《评价指南》要求,制定或完善“评价框架”,总结实践操作中的问题,做好适度调整和改进,继续完善各学科《校本学科评价方案》。

2. 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等第制评价工作,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品质等综合素养,使评价更科学、更具体、更切实可行、更行之有效,更具可操作性,使评价的内容和要求比较具体明确,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功能。一、二年级基础型课程实行 “星级评价,三至五年级基础型课程实行分项等第制评价。

3. 做好评价个案的积累和挖掘,完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校本资源。

(二)加大教研组建设力度,提升教研质量。

1、各教研组开展切实有效的学科业务知识专项学习。

  1. 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继续以本学科的《教学基本要求》、《学科评价指南》、《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为主要学习与研读的蓝本,认真对照《要求》和《指南》,规范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常规。各教研组要积极接收学科前沿信息,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而努力。

  2. 《语文》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需加强对统编教材教学的研修。在为期两个学年的统编教材学习准备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探索统编教材的教程教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纲,积极推进各项分项评价方案,以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业成长。在此过程中,积累好的经验和优秀案例,争取市区级教研公开课,推进新教师的成长。

  3. 结合上年度区五年级“绿色指标”监测形式的调整,综合组要积极探讨、完善学科评价方案。学科组要加强《学科基本要求》的学习,教师要注重将知识与技能,兴趣与方法融入到日常教学的各环节中,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将书面练习和实践操作练习相结合,给予学生全面、科学的评价。

  4. 加强个人小课题的指导与研修。学期初,每位老师将围绕学校和组内的研讨主题,结合自身的学科特长制定个人课题计划。教研组积极组织交流会,了解并熟悉学科教师的教科研发展动向,积极推进区级课题的申报。

2、以研促教,开展有效的教研一体化活动。

各学科已于上学期对《单元教学设计指南》深入开展学习,各组教师对单元整合的意义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各组又组织备课组对课程内容与单元结构之间的联系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学习并完成了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和单元作业(活动)的设计。

本学年,教导处提出的教研主题仍将围绕“单元整合,作业(活动)设计,教学评价”这几个关键词展开——“聚焦单元整合,实践作业(活动)设计,落实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将单元作业(活动)设计,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与学生学业评价相结合,形成较为科学、有序列的校本化作业(活动)。

  1. 各教研组要组织老师继续针对案例进行学习和研究,加强指导。

  2. 各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教师间要发挥“合理部署、协同作战”的方针,在单元作业设计的理念下,每位教师设计一单元作业。(此项内容可作为本学期教师的一份自备教案)。

  3. 教研组要加强对学生评价的研讨,及时调整已完成的单元作业的内容结构与评价策略,使更趋科学、全面地对学生作出评价。

  4. 备课组教师要将不同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等第制评价和评语式评价等)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并积极组织研讨、设计与教学目标、内容相匹配的单元训练体系,提高单元练习设计能力及评价。

  5. 教研组要汇总各组在实践过程中问题,积极组织研讨,探寻有效的解决方案。

    学校将组织编撰相关的教学手册。

3、加强教研组的常规化管理。

① 各教研组重新审视学科教研组建设的优势与不足,调整并完善、规范教研组制度建设,在第一次教研组活动时,向教研组成员明确教研组组织要求和学科的各类检查要求。

通过教研组平台,共同探索、寻求解决教学中的困惑与难题的途径与方法,进一步营造学科教研氛围,提升各学科教研组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研过程中,组织教师把握学科教学的规律,研究教材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点,梳理各年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为最终能清晰把握本学科、年段教学目标的连贯性做准备。

规范学科教研活动,推行“协同备课、互动共赢”的教研模式。

4加强教研组学科高地建设。

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与学习,通过讨论、交流、汇报、晒课等形式,促进全组教师的学科业务水

平提高,凝聚组内教师的向心力,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搭建平台。积极争取区级教研课,组织并指导相关的教师参与,提升教研组的教学知名度。

  

(三)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师资力量。

1、大力推进师资培训,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1. 加强区级进修的检查与汇报。了解区教研室各学科的相关精神和要求,及时更新学科教学和评价要求。各备课组在参加每次区级进修后,由备课组长向学校分管行政汇报相关的内容与精神,教导处各分管学科行政也需与备课组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风向标。

    2. 聘请市区教研室、义教科有经验的老师做专业的教学指导讲座。了解市区级的相关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更好地落实教学与科研工作。

    3. 积极组织上海市及外省市的推课学习与交流。学习活动由学校指定和教师自报相结合,兼顾各学科教师,学校尽可能为更多的教师创设学习交流机会(每学期不少于5人次的市级及以上的学习交流),并提供倾向政策。听课教师回校后,须在教研组或校级层面进行专题交流与汇报,让更多的教师能从中有所受益。

      2、继续“青蓝结对”工程,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指导。

      继续完善“青蓝师徒结对”工作,旨在积极发挥有经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落实学校青年教师梯队培养工作。学校将为青年教师创设更多的学习平台和锻炼机会,导师对带教学生时时处处给予关心爱护、指导督促,让青年教师能尽快适应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锻炼。

      3、发挥校、区级骨干力量,辐射区域内教学。

      我校一批业务水平高超,工作素质优秀的校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等领域做出了不少成绩,为带动各教研组学习和研究起到了引领作用,并已于上学年被认定区级骨干。本学期,将认定新一批校级骨干教师,与区级骨干教师一同,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发挥积极作用,为学校师资力量提升做好帮带工作,提升我校的教学知名度。也希望各级骨干教师进一步提升个人业务水平,主动、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创佳绩,也为个人成长和发展做好准备。

        

      (四)加强课程校本化项目调整,逐步规范校本课程的实施。

  1. 学校主学科校本课程的教材已基本完成,于上学年全面投放使用。在教学进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调整和完善,如语文阅读积累存在量大要求高的问题如何解决;数学思维训练要求与教材拓展内容如何更好地契合;英语阅读中学生词汇量的积累与篇目的难易度如何掌控。学期末,各学科对校本教材中的错误处已进行咨询、修改。本学期,各教研组需针对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研讨:如何改进教学?如何调整、修缮教材?如何完善、落实校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及评价方案?将课程目标、教学形态与教学评价相结合,探索校本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2. 进一步落实市教委新课程计划中对体育课程的开发,保障学生体育课与锻炼课的时间与场地,规范体育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加强学生体能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体育组将多途径、多形式地组织学生群体活动和专项体能训练,并逐步形成学校体育特色课程。

  3. 学校以构建基于学生需求的“快乐课程”为方向,将课后社团活动纳入到课程管理中,学校将对此项课程加强规范管理。在原有的信息技术、学科拓展、体育竞技、艺术等四大类30个社团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寻求社会资源、大学资源,整合中学课程资源,着力打造能丰富学生眼界、提升综合素养的课后兴趣社团。

  4. 加强拓展型课程的设置、管理及优化过程。优化博物馆课程计划,将博物馆课程序列化。开展“分享·成长”家长大讲堂特色课程,形成有序列的校本特色。(详见德育处)

  

(五)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常规。

根据市区教育局有关精神指导,扎实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学校已明确各学科教学要求,教导处将规范教学常规工作,不断完善和补充《复旦附小教学流程条例》的相关内容。每位教师需认真学习,重温相关内容,明确学校对教学五环节的具体要求,并对照要求,认真实施。青年教师更要仔细对照,不断学习,改进自身在教学各环节中的不足之处。

  1. 备课要“实”

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本年段学习内容以及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根据班级学生学习能力,认真撰写学情分析,依据学情制定集中、适切、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勤于反思,及时总结教学活动的成败得失,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2.上课要“活”

努力使课堂氛围“活”起来,构建“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

3.作业“精”

以备课组为单位,在学习课程标准、年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学情,组织本组全体教师根据课时重难点精心设计作业练习,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校本作业研发,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究、学习的兴趣,让作业能真正起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效果。

各学科规范作业要求,各年级统筹每天作业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三至五年级每天回家书面作业不超过1小时。

4.辅导要“准”

教师要重视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多关注他们,课后能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补缺补差工作,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成绩能更快跟上同伴。

5.评价要“全”

强化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采用等第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多元化评价学生。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会欣赏学生。

学校严格执行上海市教委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三类”课程。扎实推进基础型课程的教学,优化教学流程管理及机制建设,通过日常管理机制的完善和落实,促进“有效课堂”的形成。

  

(六)加强综合拓展课程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根据区相关部门以及学校安排,积极开展综合拓展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通过活动,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展示学生的各方面的才华,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并积极组织好学校体育、艺术、科技的各项比赛与活动,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校体育、艺术、科技等综合素质的人才。

1、音乐组做好市区艺术节参赛工作,争取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并配合大队部做好节目编排等工作。

2、美术组做好校园书画作品的更换以及美术作品展示,给予学生艺术成果展示的平台。

  1. 体育组做好学生体质数据监控上报,参加市、区各级体育竞赛,做好校运会及两跳一踢等大型比赛的筹备工作。

  2. 卫生室做好学生预防疾病的宣传教育,定时做好学校卫生检查,以及学生医保、体检等统计管理。

  3. 图书馆有序做好两个校区的图书馆、阅览室的准备和使用、开放工作,提高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积极组织阅读主题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1. 其他教导处常规工作。

1.认真执行学校课程计划。

严格落实每天“阳光体锻一小时”,继续开展各个年级“快乐30分”、“课后服务”的工作。严格执行和落实一到三年级体育四课、两操、两活动精神。

  1. 做好一年级学习准备期工作。

认真完成学习准备期活动(开学四周),一年级各备课组统一学习准备期教案,着重围绕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开展教学活动,使一年级学生能够能尽快熟悉新环境、了解新规范、适应新学校,感受学习的快乐。促进基于课程标准的“零起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办家门口的好学校。

  1. 组织、落实家长开放日工作,加强家校互动,争取家长、社会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2. 落实五年级写字等级考的指导训练以及考务工作。

  3. 认真按时无差错做好各年级学生注册工作,一年级学生信息采集和市学籍网络平台录入工作。

  4. 做好各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5. 做好教材管理及课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