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学电影·做电影》

发布者:陈靖发布时间:2024-03-18浏览次数:10


——漫游星空名师讲坛通讯

2024314日下午,我们有幸邀请到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海波教授,为中预和初一的学生带来一场电影主题的讲座——《看电影·学电影·做电影》

你们第一次进电影院是几岁?多久进一次电影院?除了进电影院,会在电视或电脑上看电影吗……”讲座伊始,刘教授用几个生活化的问题和自己跟儿子第一次看电影的故事破冰,同学们很快就融入了现场的气氛中。

在介绍“99%的人不知道的电影大数据”时,刘教授用一串数据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市场未来的光明前景,但要达到这样的预期还需要拍更多的好电影、建更多的电影院。

接着,刘教授从“画面”和“声音”出发,延展出了人物关系、情节、对白、独白、旁白、画内画外音等更细分的领域,给同学们怎样看电影以及写影评提供了丰富的观察角度,举的《繁花》和《我和我的祖国》两部影视作品也引发了现场的共鸣。

在“为什么要学习电影?怎样学习电影?”部分,刘教授通过分享两部经典电影《小鞋子》和《一次别离》,引导大家思考电影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看到别人、看到别处,了解世界、了解人性;体会共情,感同身受;提高审美能力。随着讲述的娓娓展开,原本热闹的现场逐渐安静下来,同学们都被刘教授带入到了电影的情节中,或被人物打动,或沉思自己面临两难抉择会如何处理,电影的魅力在此刻不言自明。

至此,讲座自然来到了最后一个话题——怎样才能拍出我的第一部作品?刘教授介绍了电影拍摄涵盖的多个工种,给大家在生活中拍电影提供了两种切实可行的方案,还谈到做电影能锻炼人的社交能力、执行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最后,刘教授用“生活是最好的电影,身边人是最好的角色”鼓励同学们观察生活、体会生活、记录生活,做好自己生活的导演。

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参与,刘教授一一回答了问题,表达了对同学们所提问题和思维品质的赞赏,并给提问的同学送上了礼物。


愿同学们都能学着从做电影的视角,捕捉生活中的宝贵瞬间,记录成长。


撰稿:周旭梅

审核:艾欣

 

“看电影学电影•做电影”讲座观后感

预备(1)班 倪楠轩

周四的下午,我和同学们在学校的小剧场,聆听了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刘海波教授的“看电影•学电影•做电影”讲座。整个讲座过程中,我深深被刘教授的专业与激情所打动,也对电影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的热情高涨。刘教授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开场,迅速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他不仅详细介绍了电影大数据、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预期,还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让我们对中国影院规模和票房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得知我国影院数量已超过1.5万家,荧幕数达到8.6万块,票房位居世界第二,且有望在未来翻一番达到1200亿时,我不禁为我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感到自豪。

刘教授还对比了当前世界电影强国美国及电影产量最多的国家印度,通过分析《哈利波特》系列和《摔跤吧爸爸》等代表影片,让我们对不同国家的电影特色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些影片不仅展示了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也让我们看到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传递文化、价值观和情感方面的巨大力量。

在谈到电影的组成成分时,刘教授以电影《米花之味》为例,详细讲解了画面、声音、视听艺术、人物、故事、情节、主题等要素。他强调,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是这些要素完美融合的结果。通过观影,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电影的艺术美,更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启示。

此外,刘教授还介绍了做电影的分工和拍电影的收获。他提到,电影制作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需要编剧、表演、摄影、录音、剪辑、特效、导演等多个岗位的共同努力。通过参与电影制作,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交、执行、组织和协调能力,同时也能更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生活。

讲座的最后,刘教授用“用心体会、记录并感受生活,就是最好的电影!”这句话作为主题升华,让我深受触动。确实,电影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从中汲取灵感和力量,创作出更多触动人心的电影作品。

整场讲座下来,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电影的知识和技巧,更对电影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关注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变化,也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电影素养和创作能力,为我国的电影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电影·学电影·做电影

 ————做好自己生活的导演

预备(4)班 张晏和

本周四,我们听了刘海波老师讲解的关于电影的一些问题。

  刘海波老师首先和我们进行了各种的互动与调查,问了我们各式各样的问题,同学们也十分配合,回答问题时充满了激情。过程中,刘老师给我们看了中国每人进电影院的人次的数据,他告诉我们,中国电影还可以做得更好,现在有票房600亿,未来可以翻一番,达到1200亿的票房。

  我们可以从刘老师给我们看的数据统计图中看到很多东西,如:中国有超过1.5万家影院,8.6万块银幕,是位于世界第一的存在。本来我以为这已经够厉害了,但中国的目标是增加到10万块银幕,也就是说之前的8.6万快银幕,还是不够,不能供所有的住在乡村的人民观看,如果增加到10万,可以更好的帮助乡村的人方便的看上电影。

  接着,刘老师又给我们看了各国的票房数据与电影产量变化图,这使我们了解到了中国的票房数量是世界第二。世界上电影

  产量第一的是印度,有整整1200部左右。这真是一个较为庞大的数据了。可是要论电影最强大的国家,还是美国。

  其次,他又为我们介绍了一个电影的构成,可谓是细节丰富,少一个都不行,一部电影最开始我们可以看到画面,看到的画面又分为人物行动和空镜头,人物行动又分为人物关系与情节。再从听到声音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有人的声音、音响或音乐,人声又分为对白、独白或旁白。甚至音乐也有画内音乐与画外音乐。可见电影制作的方法与电影种类之多。

  主持人又讲到了最近很火的一部电影《繁花》,通过举这部电影的例子,讲解了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谁。我们在过程中了解了很多,最主要的还是电影的中心思想。

  相信大家都有一个疑问:我们为什么可以尝试学电影。因为别人的生活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可以从电影中看到别处,因此了解世界、了解人性。并学会做人、处世。有时,也能培养共情能力和提高审美能力。

  最后,老师讲了现在我们可以怎么拍电影,其实很简单,可以拍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请父母当演员等等。他还给我们举了几个例子。

  听了刘老师的精彩演讲,我有一个感悟: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电影,身边的人就是最好的角色。我们可以尝试从生活里跳出来,去观察、体会、记录生活。我们会获得成长。要做好自己生活的导演。

飞驰人生

初一(5)班 邱胜奕

今天,我们有幸参加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据说这位神秘的主讲人是一位对影视行业有着丰富经验和深厚学识的专家。

这场期待已久的讲座从《飞驰人生2》开始讲起了。主讲人是来自复旦大学研究影视的刘老师,这位和蔼可亲的学者和我们分享了电影票房的“秘密”。他还和同学们探讨了为何美国的影视在中国随处可见,而美国人却对中国影视一问三不知,连明星都只知道成龙和姚明。甚至还有人问他:“中国现在还贩卖小孩吗”这种问题,所以刘老师说他也要有他的飞驰人生,就是要让中国影视走进美国影视圈,让外国人了解真正的中国。

刘老师为我们科普了影视做的最强大的实际上是印度!印度的电影产量是世界之冠,很多成名的电影工作者都会到宝莱坞寻找机会。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演讲和展示,向我介绍了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今天的讲座让我们兴奋而愉快,掌声在讲座时持续不断。

刘老师告诉我们想成为导演其实很简单,只要现在开始行动,拿起身边的设备开始录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配上必要的音乐,做好字幕,多向长辈讨教生活的感想,认真聆听努力尝试。刘老师说困难是躲不掉的,但一定可以坚持扛下去,没有一个人是没困难的。

这场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知道影视可以让我们懂得人性,学会做人,学会处世……让我们飞驰人生,做自己的主人。


小”电影“大”人生

——名师讲坛听后感

初一(6)班  徐子徐

314日,我们迎来了七下的第一次名师讲坛,题目是看电影、学电影、做电影。讲者是一位头发灰白文质彬彬的先生,一身西装配上那透着智慧双眸散发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魅力。“同学们好一句亲切的问候,瞬间拉近了距离,讲座随之开始。

在几个有趣问题的互动之后,几个深度的问题难我们我们中国一年上映多少部电影?中国有多少家电影院?世界电影中最受欢迎的是哪个国家?答案随之公布。“年均1000”“1.5万家美国”。强烈的反差让我一下子没回过神来。

老师紧接着又了一个让人沉思事例有一次他去美国展示中国电影,一位美国孩子在看完一部有关贩卖孩童的电影后问:“中国现在还有人卖儿童吗?让老师当场无言以对。由此可见他国对我国的刻板印象之深体现了一部电影对于国家形象的推广力之大。电影的构成是什么?电影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即是问题,也是后面的题目。电影分为画面与声音,画面分为人物行动与空镜头,人物行动又分为人物关系与情节,声音分为人声、音响、音乐。其中人声分为对白、独白、旁白,音乐分为画内画外。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结合,模拟出了一个以真实世界为本的虚拟世界,让观者从中见到真实。

电影就像一种视听艺术品,我们能在看到他人的同时,见到自己,见到别处,以此看清世界,了解人性。结束时的结语让我永远难以忘记生活是最好的电影,身边人是最好的角色。尝试从生活里蹦出来,去观察它、体会它、记录它,我们会获得成长,也保留生命里最宝贵的东西

假如生活真的是场电影,我已经准备走进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