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一学期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稿时间:2020-09-02浏览次数:189

【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以二附中“给学生更宽广的教育、让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为依据,在聚焦“指向综合素质培育的九年一贯制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关注课堂改革,落实全员育人。开展一系列英语学科主题教学研究活动,注重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培育,细化英语教学管理,加强教育信息化,借助在线教育赋能传统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目标分解及工作要点】

一、关注口语表达能力,探索“读说结合”有效途径

随着中考改革的来临,英语学科将在明年的中考中实施闭卷笔试90分钟加听说测试10分钟相结合的考试形式,这对于以往教学中更重视纸笔测试的一线英语教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十分钟的人机对话,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听辨能力,并能在语言输出环节做到准确、适切,且至今全市层面的听说标准化测试尚未进行,前路上的种种困难意味着教研组必须在听说结合的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深入思考,探索和实践的任务已经刻不容缓。

在初中阶段,虽然学生进行了一定量的听说学习,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师生在语法、阅读、写作技能上所花的精力和时间都远远大于听力,口语表达在有些学生看来更是无足轻重,语言错误多、表达不连贯、缺乏逻辑性等问题在学生口语中屡见不鲜。从课时设置来看,开设专门的口语课也不太现实,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其他课型,将口语和其他语言技能训练相融合,提高语言习得的效率。

本学年,教研组将尝试“读说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阅读学习和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符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具体操作如下:

1、明晰表达性技能不同维度的要求,借助语篇挖掘培养对接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基本要求》,对表达性技能的具体要求做到一一罗列,并将这些要求在备课时融入阅读教学中,对表达性技能进行间接培养,这符合语言学家在谈及口语教学方法时所说的“间接法”(Indirect Approach)。其中,有的表达性技能需要教师通过英语学习活动的长期渗透,如“发起谈话并维持交谈”等交际策略,而有的则可以借助特定的语篇进行培养,比如,记叙文大量存在于教材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这类文本培养学生简述事件、描述经历的能力。

2、加大阅读各环节中学生口头表达活动的比重

在“读说结合”的课中,读是输入,说是输出。输入的是新的语言、正确的语法结构和语篇结构,输出的则是与阅读相辅的口语表达任务。教学中要落实“学伴用随”原则,即,在理解语言输入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紧接着的语言产出是对输入的应用。课堂上,教师要趁热打铁,在语言输入后立即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输出语言,检验并巩固输入。

建议教师可以在阅读的各个阶段中穿插口语活动,如看图预测,提取表格信息,读前、读后进行讨论等,从而达成语言的内化和输出。

3、精心设计阅读课口语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阅读中口语活动的形式应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教师在创设口语活动情境时,要考虑地点、场合、交际对象、人物关系和交际目的等,提示学生有意识地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确保交际得体有效。此外,教师还要根据所读主题内容和学生经验等,选择和组织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活动,

在探索“读说结合”的有效途径中,教研组和备课组要定期交流各自的做法和效果,调整教学环节设计,相互学习、积累经验,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教学路径和流程。

二、借助“空中课堂”教育品牌,拓展英语教学资源

近日从媒体上获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打造全国领先的全媒体在线教育品牌上海空中课堂。这意味着,在上半年停课不停学期间,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名师团队授课资源,将全覆盖至全学段、全学科。

“空中课堂”极大地丰富了教师备课和研课的途径和资源,但同时,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如果仅仅将优质资源看成减轻备课负担,不根据学情而只是照着上,那无疑是对优质资源的极大浪费和误解。

本学期,教研组将组织备课组团队,从教学资源、实施载体、过程性测评、学习品质诊断、研究性学习支持以及个性化空间支撑等方面,每个备课组自选一个或多个课堂观察的角度,在观课、研课、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适时补充或调整空中课堂教学内容,使之适应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因材施教。

此外,我们将定期组织教研组活动,及时交流各备课组的学习心得,通过充分共享市级优质视频课资源,赋能教师教学,支持学生自学,探索形成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融合教学新模式。

三、优化英语作业管理,提高作业应用效果

作业管理是指为了提高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和。优化作业管理有助于发展教研组教师作业应用能力,提升作业设计品质,提高作业实施水平,减轻学生不必要的作业复旦,提高作业应用效果。

2018年由我校领衔参与了市级单元视角下作业设计比赛,整个过程中团队对于作业设计的理念和认识有了极大提升,近几年来教研组更是在作业设计上力求高效、多元、单元视角。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作业设计中,尤其是作业管理中仍存在一定仍然存在不足,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例如,作业相关文本众多,但体系还不够清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作业设计比较少;线上作业和线下作业有效结合的实践还不够丰富。

本学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作业管理形式,提高作业管理质量。

1、开展作业备案,控制作业时间

1)作业布置备案。教师设计作业后,应以备课组位单位,填写作业备案表,指明作业任务、预估完成时间,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整体把握各年级备课组的作业布置情况,并做出相应调整。

2)作业文本备案。备课组应定期整理并提交作业文本,持续累积一定量后,还可以为研制校本作业、开展作业分析、组织教研活动提供鲜活的一手素材。

3)完成情况备案。教师对于作业时间的估计,往往和学生实际完成时间有出入,这就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备课组可设计简单易操作的作业完成情况备案表,从而把握整体特征与群体差异,及时做好课时之间、学科之间的协调。

2、完善校本作业,提升作业品质

由英语组教师编写和开发,并经由华师大出版的《冲刺百分比》系列丛书,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英语校本作业的功能,但随着教师对教材理解和开发的不断深入,我们仍然可以扩充并加强校本作业的研制,丰富英语校本作业的种类和呈现形式,切实提升作业设计与实施品质。

1)重视作业设计路径的应用。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提炼的作业设计可视化技术路径(见下图),经实践证明能够有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备课组可以从作业目标设计、作业属性分析、作业质量评价与调整、作业完成情况分析与作业优化等环节入手,运用作业属性表、作业质量评价表等作业设计工具,规范、科学地研制作业。

  

2)以选编、改编为主要作业编制方式,对各种来源的作业题,尤其是已经经过我校实践应用的作业,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精心选择符合需求的作业题,必要时,鼓励老师进行作业题的创新设计。

3)充分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对于高年级分层走班的学生群体,我组将通过设计分层性作业、提供选择性作业、提供个性化作业指导等途径,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作业需求。

3、强化教研活动,发展教师作业设计能力

当前教师作业能力发展的途径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同伴交流等个体活动,相关专题培训还比较缺乏,集体备课中作业也往往处于点缀状态。为此,教研组将优化教研活动设置,将作业作为日常教研与专题研讨的重要内容。

1)日常教研中充分关注作业问题,在完成作业应用后,可就批改方式、情况分析、讲评辅导等进行专题讨论,交流提高作业应用效果的有效途径,研讨后续教学改进的主要方向,并基于实证优化完善作业管理。

2)根据需求组织专题研修活动。除了针对作业理念、作业研究、作业设计与实施要素组织专家来我校进行培训和讲座外,教研组内可重点围绕学科作业的研究要点、作业经验与典型问题,加强研修和谈论,形成基本共识,促进经验分享与转化。我们还将组建青年教师攻关团队,开展项目研究,力求取得科研上的突破。

四、提炼组团式带教培训经验,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近几年,随着我校规模的扩大以及九年一贯制学制的形成,英语教研组每年的新进教师人数一直在持续增长。作为区见习期教师培训基地,在过去的几年中,教研组不断探索青年教师的有效带教途径,并在各类见习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取得了好成绩,积累了一定的实际带教经验。本学年,又有两位新教师加盟英语组团队,至此,30周岁以下的教师人数达到了6位,三年以下教龄的教师5位。因此,如何让青年教师迅速并可持续地成长,尽快适应我校教育教学要求,在成为合格的教师基础上,茁壮成长为能逐渐挑起大梁的青年骨干教师,这些都成为了我校组团式带教的新要求和新目标。

本学年参加组团带教的5位青年教师横跨了预备到初三的全学段,为了增加带教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在学科指导带教过程中,参与带教的两位师父将组建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团队,在每周听课的活动中增加“听课前的预听课”环节,明确听课任务,突出听课目标,带着问题和主题进行听课。其次,每两周开展的读书交流活动,团队将就上海市教研室初中英语教研员赵尚华老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关键问题研究》一书,主要探求“如何进行规范的教案撰写、如何进行各类别文本解读、如何进行课堂活动设计”等系列主题,旨在提高教师的理论储备,并在各类案例学习的交流中,提炼出方法,并运用到个人的课堂实际教学。此外,在命题能力方面,我们将“做题+研题”相结合,高低年级组两个团队分别开展定期的背靠背命题演练,提高命题能力的同时推进青年教师对教材重点和学习难点的把握。

指导教师在“组团式带教”中需要关注被带教教师的不同职业需求,注重带教活动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形成并总结出具有可推广价值的带教经验,促进师徒双方的共同成长。

五、推进工作室系列活动,形成集团校教研合力

工作室将继续推进因上学期延迟开学而未能完成的种子项目,围绕《整本阅读活动对于提升初中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在初二年级推进读书沙龙的四期活动,完成课题报告,形成“阅读报告设计”、“整本阅读中阅读微技能的指导”、 “拓展性阅读的评价体系”等初步成果。

工作室将聚焦“写作教学中的微技能和不同体裁写作的教学活动设计”这一主题,探求英语写作教学中“以读促写”的有效路径。届时将邀请上海市实验中学的王老师为工作室和集团校的老师现场授课。王老师曾参与疫情期间牛津课程的录课工作,其授课深受师生的一致好评,相信她的示范讲学能有助于开拓教师视野,促成教学对话。

本学期工作室主持人还将和上海外语出版社合作,拟编写适合初三年级的总复习系列丛书。我们将在集团校中优选教师,组建编写团队,就“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两大题型进行研究和资料汇编,为我校英语校本作业的开发添砖加瓦,提供资源保障。

总之,通过工作室的系列活动,希望能逐渐加强集团校内的教研合力,提升工作室活动品质的同时,辅助学校更好地打造我校英语教研组在区域范围内的品牌。

六、其他常规工作

1、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有效落实备课组长轮岗制,加强备课组内教学研讨与相互听课的氛围,特别是分层课,研究分层教学的有效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每学期同备课组间相互听课不少于4节,听课之后能有点评和交流,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数不少于6节,鼓励教师外出多听课、多学习、多反思。此外,同一备课组要做到四个统一:教学内容一致、教学进度一致、作业设计一致、考核评价一致。

2、继续进行命题研究,确保命题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有信度、有效度,难易度适当,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中考的导向,全面考核学生的素养发展状况。每次考试后由教研组长组织统一阅卷,分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并上好试卷分析课,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促使师生共同反思教学中的问题。

3、关注初三毕业班教学,做好新老初三的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发挥教研

组协同作战的优势,组长带领全组教师共同参与初三的教学研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方案。本届初三是中考考试制度改革的第一届,教研组和备课组要密切关注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研究有效的复习模式,加强习题的精选、精练、精讲,注重学生错题积累和纠错的工作,落实帮扶工作,关注学习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指导,加强作业批改。

4关注与英语学科相关的素养班、提高班、大艺术、大劳技课程与社团的教学情况,如英语戏剧班、英语趣配音,在优化课程结构的同时提升课程品质,把好学员选拔关。关注素养班、提高班的教学内容与常规教学的衔接和有效融合,教研组长每学期听三类课程不少于3节。

5、办好“英语周”活动,丰富学生的拓展活动。我们将根据年段学习特点和学生身心特点,设计相应活动主题,凸显九年一贯制体系建设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将语言运用到生活实际。

6、本学期学校将举办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暨复旦二附校首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英语组符合参赛条件的青年教师众多,在参赛的各环节中,我们将组织备课组协同参与教学活动设计,帮助青年教师在说课和上课的环节中脱颖而出,借助比赛提升备课组整体的教学设计能力,助推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并在比赛活动后,鼓励参赛教师形成课例,促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