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中学部)

发稿时间:2022-10-16浏览次数:203

对标课程标准优化课堂教学

指导思想:

依据教务处202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中的立足双减政策,结合《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校长室的指引下,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积极建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以课程文本为实践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以“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WISE慧学课堂”变革为主题,在课堂教学行动研究中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和教学质量。我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努力完善政史地课程计划及日常考核评价方案、改进课堂教学、发挥教研组主题教研的作用等,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生素质教育。

工作重点:

一、以常规工作为抓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提升整个教研组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常规教研以外,至少组织4次主题教研活动,本学期重点组织组内教师开展学习新课标,投身新课改的主题教研和教学研究,围绕知识走向素养的“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WISE慧学课堂”展开教学研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和多媒体技术。

2、聚焦课标新变化,助推课改再深化。新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纲,引领课程、教学方式、教育评价改革等关键性的教育活动。教师作为课程标准的实施者,可依托以下7个维度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从使用教材到准备资源,从课时教学到单元重构、从知识点到学科大概念、从开展活动到任务驱动、从结果检测到过程评估,全方面提升教学五环节的落实成效。

3、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各备课组采取备课轮岗制,坚持在个备课的基础上,全体教师针对某教学内容进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共同解决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困难。围绕某一单元进行集体备课,合理确立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作业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一般需要多课时完成,组内每位教师分工,依据不同的课时课型选择一节课上组内交流研讨课,即备课组内有几位老师,就围绕1个或2个单元上教学研讨课。一学期备课组内每位老师都必须循环听课,让每位老师都参与到“上课观课评课”、“学习设计-反思”的研讨过程中,真正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在课堂中的有效实施。尝试由原先的教案转向学历案的设计,学生的“学”应该是教学的出发和落脚点。集思广益完善备课资料包(教案、课件和作业设计),备课组长在资料包中要体现每位教师的个性化思考和设计(在原教案中用红色字体标注)。并做好全程教学资料的收集和研究过程的记录,一学期两次上交教务处。

4、加强作业统筹管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基础上,提高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作业设计要注重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理解、掌握和应用,遵循四个原则即:基于课标、基于单元、基于多元,基于差异,适当增加开放性、情境性、体验式、项目化的作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和跨学科思维能力。教师对布置的作业全批全改,并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学困辅导等形式及时反馈,鼓励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诊断。

5、继续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工作。《读本》安排在初二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完整16课时的学习。通过学习,让学生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认识,逐步形成对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信和自觉。教师要用信念、情感、事实、学理去感染和打动学生,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主动学、融入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解读。

6、加强中考制度研究,规范命题、考试、评价制度。随着中考考试制度的改革,道德与法治、历史以及地理涉及的跨学科案例分析被纳入中考考试计分科目,要求组内必须进一步开展命题规范研究,优化试题结构,提升命题能力,确立“情境”、“知识”、“问题或任务”在命题中的定位和相互关系。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难易度适当,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中考的导向。全面考核学生的素养发展状况,每次考试后要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并上好试卷分析课,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促使师生共同反思教学中的问题。要加强九年一贯制体系建设,促进学段衔接,实现贯通发展。

7、加强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和指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涉及到九月份即将到来的初三历史中考,以及初二历史,初三道法及地理。要加强习题的精选、精练、精讲、作业批改反馈;加强学生学习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错题积累和纠错指导,加强培优帮困工作的扎实落实。做好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利用阶段测试、区统考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学情分析,及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

8、做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工作。校内学科考核评价要公平、公正、合理。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评价的多元化、过程化和综合化,如:学习态度、努程度、课堂学习表现、作业品质、成果展示、问题解决能、潜能发展等。力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导向,提高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素养,既能让学生重视这些学科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关注各年级之间的平衡和同年级各任课老师评分标准的统一。现在的学业水平考试均由市统一命题、统一网上阅卷,教研组长和任课教师更要重视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规范答题培训,确保合格率,提高优良率。

  

二、不断提升组内教师专业素养:

1、认真开展听评课活动。每学期教师听本学科课不少于6节,教研组长及教学指导委员会听课不少于25节,并在线上即时完成课堂行为观察表。在各类教学展示之后,教研组长要组织好开课教师的说课,以及同组教师的评课活动,一起结合观察表,对课堂改进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评议、诊断和反思,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课例研究。

2、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提高组内其他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教育教学工作能保持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每学年须开一节示范课,每学年的9月份自主选择在第一或第二学期进行公开教学的展示。认真组织开展40岁以下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3对于入职五年内的职初教师,通过师徒带教、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指导职初教师认真进行备课、开课,多反思,并能进行说课。虚心与带教老师交流,分析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并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认真多听组内优秀教师的课并写观课报告,学会评课。多研读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教学相关书籍,完成读书笔记。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主动参与讨论教材、分析教材,并在通读课程标准后,进行讨论发言。

4、为组内见习教师规划发展方向,制定培训目标及策略,为其搭建成长的平台。见习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每周必须听带教老师1节课;每学期上一节公开汇报课,并上交一份标准化教案、课件及反思。导师每周自行安排指导见习教师至少1次(含课堂教学听评课和教学设计的指导),每月审阅见习教师心得体会,并做好记录和留下交流意见;评价见习教师上交的教案、试题、质量分析、教学反思、论文或案例并留下意见;参与每学期对培训工作的总结和考评工作。青年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规范的养成,每一课时的教案需完成逐字稿。

5、积极参加市级、区级、校级的各项课题的教学科研,提高论文数量和质量。

6、参加学科进修活动及各类培训活动。

  

三、继续做好教研组特色活动建设:

1、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每位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上开设学科类的拓展活动,短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政治课开展时政演讲等常规拓展活动及系列探究活动,地理课开展“疯狂猜图”、 “跟着节气学地理” “中国政区拼图”等拓展活动及“中国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特点及原因”探究活动,历史课开展历史故事演讲及“重温历史”学生作品展。

2、积极参加学校三大课程的改革,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们政史地组的每位成员将竭尽全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增添光彩。

3作为杨浦区道德与法治学科研修基地,继续联合育鹰、黄兴、昆明、惠民等学校,共同创设良好的学科研修氛围,深入研读学科的课程文本,扎实开展学科的教学实践及开发学科的课程资源。努力推进区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规范和发展,实现课程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

4参与国家级项目“乡村振兴”教育扶贫对接活动,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及历史学科的研讨活动,以达成资源共享、交流互动,提升学科水平。下学期计划开展预备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研讨活动。

5、继续以探究性课题为引领,发挥学生特长。本教研组在加强教学改革的同时,极其注重教育科研,积极开展探究性课题的活动,在组内营造人人都参与课题研究的科研氛围,组员获得了不少成绩,特别是年轻老师的积极参与,势不可挡。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有课题进入区、市一级的创新大赛。

6、积极组织开展时政知识大赛。并将积极组织策划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各项学生实践探究活动。